联系我们

    当前位置: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机构动态

    解锁行为管理秘籍,与孩子共舞成长—家长成长记

    发布时间:2024-11-03 点击数:loading

    微信图片_20241103181612.jpg

    在9月份的家长会上发现部分家长不会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,而特意在10月底组织了“应用行为分析与干预策略”的专题培训。这场培训不仅考虑到了家长们的学习需求,还贴心地解决了他们带孩子的问题,利用工作日时间,让老师帮忙照看孩子,让家长们得以安心学习。

    01.png

    02.jpg

    03.jpg

    04.jpg

    “小陈妈妈成长记”以下文字是小陈妈妈的培训感悟

    首先感谢王老师的辛勤付出以及无私分享,特别高兴能参加这样一次培训,受益匪浅。经过两个下午的培训,让我明白了即使认知或者其他能力再高,行为管理的不好,一样给教养者带来痛苦。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带不出门的,而是希望他能多接触这个世界,走出自己封闭的空间,接触更多新鲜事物,而不是关在家里的那个人。一开始我也会害怕带他出门,怕他闯祸,然后整的自己很尴尬,后面想想可以趁着他年龄还小带他出去,即使犯了错误也可以引导他改正,正所谓只要自己不尴尬,尴尬的是别人,脸皮厚点就无所谓了。


    其实自己甚至家里人都未接触过这个孤独症,就是一个陌生的名词,刚确诊那会就觉得天崩地塌,日子一片昏暗。刚来机构那会孩子啥也不肯干,屁股长刺一样坐不住也不听指令,更别说让他学习了,连安坐都是问题,要做任务觉得困难的时候也会哭闹。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他已经4岁半了,不能再耽误了,没时间拖了,哭过难受过后就好了,到时候到我老甚至离开的时候他能自理,能生存在这个社会上。经过两年多的训练,从一开始的上手辅助再到后来的站在身后语言提醒,确实过程很煎熬,但至少结果是好的,他能自己动手,能听指令、安坐等等,无疑是给我很大的鼓舞。所以明白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,而不是一味盲目自信长大点就会好,没有经过干预就把他放到普通学校和普通孩子接触就会好。

     

    最近孩子出现了行为刻板,涉及很多方面。刚好遇到王老师授课,感觉找到了方向。举个例子:回到家后如果妈妈先进门开灯,孩子就会把灯关了然后自己再开,妈妈大声地呵斥了他:“已经开灯不需要重复开灯”,孩子就会哭着嘴巴里念叨“不要妈妈开,要我开”。如果妈妈站在那里一直看着他不让他去动到开关,他暂时不动,等妈妈走开去其他地方,就会把灯关了又重新再开。经过培训知道,我的方法是无效的干预,虽然做了点阻挡,但是没有给予强化。主动的干预方案是,提前告知他今天妈妈来开灯,把灯一开,同时另一只手阻挡他碰到开关,然后和他说“你很棒,妈妈开灯你没有抢也没有碰开关”,马上给他强化奖励吃的或者玩的,然后奖励他可以让他去把房间里的灯开了,让他不要那么执着于开这个灯这件事,满足一下他想得到他自己开灯的需求。从一件事慢慢扩展到其他事情,触类旁通。确实一开始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很迷茫,不知道该如何干预,经过培训,知道了一点方向,接下来将会在生活中实践。

    行为干预的目的:建立期望行为—消除问题行为, 教会我们学会进行ABC行为分析:A前事刺激、B行为、C行为后果。进而得出行为的功能:想要得到、寻求注意力、逃避、感官刺激,然后制定出相对应的干预方案:惩罚、强化、削弱。使用正面的语言,应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做,尽量不要使用“不" ,仅在危急场合使用“不" 。


    比如小孩用衣服擦鼻涕,应该告诉孩子:用纸巾擦鼻涕,而不是一味的说“不要用衣服擦鼻涕”。确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用不要做什么来代替应该怎么做,所以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做,进而通过行为表达,发泄情绪不满。确实需要反思自己,有时候没有正确引导。正向行为支持的概念是处理他的行为问题之前,先处理他的情绪,处理他的情绪之前,先处理我们自己的情绪,态度改变、孩子的人生也跟着改变,对问题的看法、决定处理的方法也改变。通过学习反思自己的做法,需要保持冷静不能被情绪左右,也不要一味想着如何拔草,一下子不可能把不良行为拔除掉,只能循序渐进的引导指正,要由“拔草”转化成“种树”模式,扩充孩子的正向行为,才是长期预防行为问题的有效策略。


    这次的培训通俗易懂,且收获颇多,使我们家长能有一次系统专业的培训,更是为我们家长答疑解惑,提供干预方案,给我们前进的道路指供方向。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。特别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!家校携手,齐心育儿。


    导师引领,心育成长

    小陈妈妈写得到非常真实也非常专业,能看出来只有用心学习过后才会写出这样真实感人的总结。在培训过程中,我们老师目睹了家长们专注的神情,他们时而认真记录,时而蹙眉思考,那份为了孩子而不断自我提升的决心,让人动容。培训结束后,有家长发来了培训感悟。我们发现家长的总结都非常引人入目,他们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学习心得,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孩子深沉的爱与期待。她们写得总结,不仅是对培训内容的高度概括,更是家长们共同心声的真实写照。我们会陆续把家长的总结发布在公众号上。

    家长课堂,赋予能量

    然而,我们也想借此机会提醒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们: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他们的行为背后,往往隐藏着不同的原因和动机。因此,我们在学习和应用行为管理技巧时,切忌盲目跟风,随意照搬他人的方法。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,每个孩子的成长路径也是各不相同的。